1新型储能应用实践
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企业首席技术专家赵雪峰在研讨中指出:一是需重点关注新型储能北方油田低温环境下性能衰减问题;二是油气田开采井下监测储能系统高温高压环境供电难问题;三是针对偏远沙漠油田供电场景,是否可实现绿电+储能模式100%清洁供电等问题。
2新型储能市场研判
在场专家普遍认为,储能技术是油气田绿色转型的关键支撑。当前锂离子电池仍是油气田储能应用的主流技术,但需重点解决低温环境下锂电池性能衰减较大的问题;钠离子电池在西部油田极端低温场景展现独特适应性;液流电池以其长循环寿命优势成为长周期储能的优选方案;压缩空气储能则凭借大功率输出特性,在油气田大功率作业场景中具备显著应用潜力。
锂离子电池发展瓶颈
·油气田属于高安全要求场景,锂电池单体间一致性差异较大,易引发热失控风险,且燃烧后存在复燃特性存在一定安全风险。
·在油气田开采环境较为恶劣,低温下容量衰减较大,高温工况下循环寿命衰减严重,高低温性能表现仍需突破。
·目前全球锂资源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(60% 集中于南美),我国作为锂矿消费大国,对外依存度超 70%,随着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,锂资源供需矛盾持续加剧。
会议达成重要共识,认为储能技术作为油气田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支撑技术,亟需通过"产学研用"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,加速技术迭代升级与规模化应用进程。基于此共识,国创中心将与中国石油集团管理干部学院(广州)深化合作,协同推进储能技术的产业化落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