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 / EN
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投资10亿元!天岳先进SiC项目获批
发布时间:2025.07.04 浏览次数:3

  天岳先进作为中国碳化硅衬底领域的领军企业,近年来在技术突破、产能扩张及国际化布局上取得显著进展。

一、济南10亿元项目:8英寸衬底量产加速

天岳先进于2025年4月启动的济南8英寸碳化硅衬底项目,总投资10亿元,聚焦新能源汽车、光伏储能等高端市场需求。该项目采用液相法制备技术,通过优化晶体生长界面和应力控制,良率较传统气相法提升30%以上,单位成本下降约40%。目前,公司8英寸衬底已通过英飞凌车载级认证,并进入梅赛德斯 - 奔驰800V高压平台供应链,首期订单金额达2.3亿元。

二、上海临港基地:产能跃升与技术引领

上海临港基地在2024年上半年提前实现年产30万片导电型衬底的量产能力,较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,主要供应英飞凌、博世等国际客户。当前正推进第二阶段产能提升,目标将总产能扩至60万片 / 年,重点布局8英寸和12英寸衬底的规模化生产。2024年11月,天岳先进在德国慕尼黑半导体展会上发布全球首枚12英寸碳化硅衬底,单片晶圆芯片产出量较8英寸提升30%,标志着碳化硅行业迈入“12英寸时代”。2025年3月,公司在上海SEMICON China展会上推出6英寸/8英寸/12英寸全系列衬底,其中12英寸高纯半绝缘型衬底和P型衬底为全球首展,技术覆盖晶体生长、缺陷控制、加工检测等全链条。

三、行业地位与市场影响

2024年,天岳先进全球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市占率跃升至22.8%,稳居国际第一梯队,仅次于Wolfspeed(22.5%)。半绝缘型衬底在5G基站射频器件领域市占率达18%,连续四年位居全球前三。海外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28%提升至2024年的40%,欧洲市场销售溢价较国内高15%-20%,主要客户包括英飞凌、博世、安森美等。在新兴领域,12英寸衬底已进入AR眼镜供应链,与Meta等企业合作开发衍射光波导技术,预计2025年实现量产。

四、财务与产能展望

2024年,天岳先进营收17.68亿元(+41.37%),净利润1.79亿元,首次实现全年盈利,碳化硅材料收入占比83.4%。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1.67%,主要用于12英寸衬底和AR眼镜等新兴领域。产能规划方面,济南500吨单晶基地预计2025年6月试运营,可满足5000台生长炉扩产需求。12英寸衬底计划2027年实现量产,目标成本控制在800美元 / 片,较Wolfspeed低15%。

五、行业竞争与政策支持

随着Wolfspeed破产重组,国际行业竞争压力减小,国内三安光电、天科合达等企业加速8英寸产线建设,价格竞争或于2025年后显现。政策与资本助力方面,天岳先进获山东省 “制造业单项冠军” 认证,并入选国家 “十四五”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。公司拟通过 H 股上市募资,计划将60%资金用于上海临港二期扩产,目标建成50万片/年8英寸产能

总结

天岳先进的济南项目与上海临港基地扩产,标志着中国碳化硅衬底产业在技术突破、产能规模和国际化布局上的全面升级。随着12英寸衬底的商业化推进和AR眼镜等新兴应用的落地,公司有望在2025-2027年进一步巩固全球领先地位。然而,行业产能过剩风险与国际巨头的技术竞争仍需警惕,天岳先进需通过技术迭代和成本控制维持竞争优势。